设计本身的目的是为目标用户传达有效且关键的信息内容。在创作过程中,一旦因某个颜色导致了关键信息的传播受阻,那这就不是一个有效的配色方案了。如何保证创作中文字的辨识度,是设计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为了简单直观的对比出颜色与文字辨识度之间的关系,可以考虑先从色彩的明度开始入手。
上图的画面里有什么问题呢?可以看到,黑色的文字在80%灰度之后就已经几乎看不清了,譬如后面出现的3种情况。
那如果换成白色的文字呢?我们再来看下,下图中开头两个灰度的内容识别度很低,尤其是0%灰度的时候更是完全看不清楚了,这个现象说明了色彩的明度对于文字的辨识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我们再来看下,如果换成有颜色的背景,这时白色的辨识度最弱,特别是在黄色背景下白色几乎看不到了,而在青色和蓝色的背景下,灰色和黑色的文字辨识度比较低。
再看下方这一组,和上方一组刚好相反,白色的辨识度普遍很高,灰色的文字在紫和红上基本阵亡了,黑色的字在蓝紫色附近辨识度最差,特别是蓝色背景下,黑色的文字是模糊不清的。
根据上面几个案例的演示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颜色本身其实也是具有明度属性的。在这些颜色里,黄色的明度是最高的,它最接近白色,相反蓝色的明度是最低的,它更接近黑色。
有了这些认识,我们才能在色彩搭配中更好的组织色彩之间的关系。当然作为颜色中最亮和最暗的黄蓝两色,在生活中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比如黄色是最明亮的,所以它也经常被用作警示色。工人的安全帽、工程车辆的涂装以及公路上的危险警示牌,它们用的都是黄色;蓝色作为最暗的颜色,它也会被用在类似钢笔墨水的应用场景里,这也是因为其他颜色在白纸上的对比度都不如蓝色高。
黄色虽然是最醒目的颜色,但在夜里它能传播的距离并不远。相反的由于蓝色在大气中具有高度的散射作用,因此蓝色即便在黑夜里很远的距离下都能被看到。所以黄色会被用在近距离下的转向灯,而蓝色常常被应用在救护车的警报灯。
回到文字的辨识度上,既然我们知道了文字和背景明度的对比越大辨识度就越高这个道理,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只要让色彩也尽可能保持这个明度关系,是不是就能获得非常好的辨识度了呢?
可以根据颜色的明度关系,把最亮的颜色和最暗的颜色分别替换画面中的黑色和白色。当然这也是非常经典的配色了,黑色和黄色因为色彩明度的原因,搭配在一起非常的和谐,同理,蓝色和白色也是一样的。
如果把黄色和蓝色这两种颜色合起来放在同一个画面里呢?我们来看下效果,黄蓝色搭配其实算是非常经典的配色,在生活中我们见过不少类似这样色彩搭配的设计作品。
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色彩对于文字辨识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在不同色彩明度下的黑白灰字体,反差一定要足够的明显,才能够让人们轻松的去阅读。在不加入任何黑白灰的情况下,色相中的黄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,而蓝色的明度是最低的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几个色彩搭配的实验。
把其他颜色也做一个搭配看看,我们会发现辨识度出问题了,有的很刺眼,有的却模糊不清。
对于设计师来说,配色便具有一定技巧的工作。我们根据色相的明度关系重新搭配一次看看,重新组合后的效果明显要好很多。这说明正确的组合色相之间的明度关系是非常关键的。
之前我们一直说的都是色相本身的明度变化,而真正加入了黑白灰属性的明度和饱和度之后,在色彩搭配中又是怎么参与变化的呢?
通常在色彩搭配时,我们会同时变化一个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,所以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作色调的调整。也就是说,一个纯色越接近白色它的饱和度就会越低,明度就越高;越接近黑色,明度就越低。
回到刚刚这个例子,除了修改色相之外,我们也可以通过修改它们之间的色调去拯救文字的辨识度。
首先我们来降低背景的色调,提升文字的色调,是不是所有文字都清晰可见了,原本刺眼的对比和模糊的边界都消失不见了。
反过来也是一样的,提升背景的色调,降低文字的色调,我们依然能够得到清晰的文字信息。
经过统一后的色调,相比纯色来说会更有共性特征,画面看起来也会显得更和谐统一,但其实统一的过程中也并不是数值的一致,我们要知道色相本身也是有明度变化的,所以也需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。
我们来看几个案例,下面2张海报就是运用了色调一致的配色方法,虽然调色板只是简单的双色或者三色配色,但无论是背景的饱和度还是明度都处在相同的视觉感受上。
这两个画面也是一样的,由于采用了统一的色彩调色板进行色调处理,所以整体看起来非常具有一致性。
而下方这个画面颜色看起来非常多,但却不会给人杂乱的印象,原因在于统一色调所带来的效果,所有的色彩都保持在同一强度上,让整体画面没有参差不齐的跳跃感,看起来舒适度适中。
其实平面设计的色彩搭配原则,就是在保证信息传达的基础上进行颜色的组合搭配,从色相、明度和饱和度的角度搞懂不同色彩属性之间的关联。从大范围讲,无论是文字也好,图形也好,色彩也好,这些元素最终都是服务于画面主题的,要想突出文字的美感,无论是字体、字号、色彩、包括摆放的位置,都需要站在整体画面的全方位来考虑。